【
智慧城市网 本站速递】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,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,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科技进步在重塑着我们的日常。最近,城市发展有哪些动态呢?小编在本文中做了整理,一起来看!
湖北:力争今年5大支柱产业全部突破万亿 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
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,湖北将立足所能服务国家所需,持续巩固和增强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,力争未来5年经济总量跨越7万亿元、8万亿元两个台阶,更好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支撑作用,以湖北加快崛起推动中部地区整体加速崛起。湖北将充分发挥制造大省、产业大省优势,持续实施“链长”挂帅、“链主”培育、“链创”支撑工程,深入实施数字新基建、产业新集群、应用新场景、开源新体系、融合新机制“五新工程”,力争今年5大支柱产业全部突破万亿,过千亿新兴特色产业达到10个,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。
北京:超前布局6G产业
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,今年的重点工程是加快完善集成电路创新生态,做优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,培育医药健康产业新增长点,积极运用数字技术、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23个;打造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应用高地,培育人形
机器人产业先发优势,巩固提升“南箭北星”产业格局,打造氢能产业发展创新高地,超前布局6G产业,安排超智算人工智能创新示范园等15个未来产业项目。
广东:佛山成立AI小模型产业联合体
模界·企业AI应用商城发布会暨佛山市AI小模型产业联合体成立大会20日在佛山举行,这是佛山探索以“AI+”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。据介绍,模界·企业AI应用商城是业界首个聚焦AI小模型,链接“产学研用”多方,打造的供需对接平台,覆盖政府、企业、高校、科研机构等,通过共享资源、知识和技术,形成协同、开放、共享的AI小模型生态,加速推动AI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。
上海:国地中心将推出人形机器人2.0版本“Deep Snake”
在国地中心具身智能训练场启用仪式上,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表示,2025年人形机器人将从养老服务场景开始走向量产与广泛应用。他指出,人形机器人产业增长迅速,2024年产值已达27.6亿元,预计2025年将翻倍至53亿元,2029年有望达750亿元。人形机器人被视为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关键技术,2025年将成为量产元年。技术方面,人形机器人将融合具身智能、自动驾驶等技术,形成新的科研范式。国地中心将推出人形机器人2.0版本“Deep Snake”,并强调行星减速器等核心技术的重要性。
江西:司法厅推进“区块链+公证”建设
1月18日,江西省数据资源公证登记平台应用展示会在南昌举行。记者从会上获悉,《数据资源公证登记规范》《数据资产质押公证登记规范》已被批准为江西省地方标准,并将于2025年6月1日起实施,标志着江西“数据资源+区块链+公证”实现了“从0到1”的重要突破。
四川:持续抓好制造业“智改数转”和大规模设备更新 打造一批智能工厂
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1月20日上午开幕。会议听取了省长施小琳代表省人民政府作的工作报告。报告提出,加快推动产业提质升级。推动高新区、经开区、化工园区等提质增效,精心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、行业隐形冠军、瞪羚企业、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,推动企业“上规、上榜、上云、上市”。持续抓好制造业“智改数转”和大规模设备更新,打造一批智能工厂。推动构建绿色制造体系,提升产业含新量、含智量、含绿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