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
智慧城市网 城市在线】 在"东数西算"国家战略布局下,贵州省正以建设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为契机,书写着西部省份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。2023年,贵州省数字经济增速连续8年位居全国前列,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2%(贵州省
大数据局2024年数据),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,是贵州多年来在数据要素领域的持续深耕,一场"绿水青山间的数据革命"正在展开。
贵州的数据要素建设呈现出"生态引领、错位发展"的鲜明特色。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,贵州早在2016年就开始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。2023年,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完成重组升级,全年数据交易额突破5亿元,其中"贵州气象数据产品"因其独特的山地气候特征,成为全国气象科研机构的热门采购对象。《经济日报》在报道中特别指出:"贵州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东部、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数据要素发展新路。"
在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创新方面,贵州的实践颇具示范意义。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,贵州开发的"林业碳汇数据产品"已实现交易额超3000万元,为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了新路径。在乡村振兴领域,"贵州扶贫数据大脑"通过整合扶贫、农业、气象等多维数据,帮助农户精准对接市场,也成为"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贵州样板"。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景亚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"我们正在推动数据要素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让数据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新生产资料。"
基础设施建设是贵州数据要素发展的坚实底座。全省已建成超大型数据中心18个,其中贵安新区成为全球聚集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。"贵州的数据中心PUE值普遍控制在1.2以下,能效水平全国领先。"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贵州创新提出的"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可信存证体系"已被纳入国家标准的制定参考,《标准化导报》认为这是"西部地区对国家数据标准体系的重要贡献"。
展望未来,贵州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将重点围绕三个方向发力:一是深化"东数西算"工程,打造全国算力保障基地;二是探索生态数据价值化路径,建设"两山"理论数据转化示范区;三是培育"数据要素×特色产业"应用场景,推动酒、茶、旅游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。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专家在《大数据时代》杂志撰文指出:"贵州有望在生态数据确权、算力资源交易等领域形成制度创新突破。"随着《贵州省数据条例》立法工作加快推进,一个更具贵州特色的数据要素市场生态正在形成。正如省委书记徐麟强调的,要"把数据要素打造成为贵州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",这场以数据为引领的变革,正在为西部地区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借鉴的"贵州方案"。